首页 资讯 正文

灼言丨“山东制造”,何以能?

体育正文 96 0

灼言丨“山东制造”,何以能?

灼言丨“山东制造”,何以能?

6月22日,随着直径达17.5米(mǐ)的“山河号”盾构机平稳穿越黄河南岸大堤,山东济南黄岗路穿黄隧道顺利完成黄河段掘进任务,标志着世界最大直径水下(shuǐxià)盾构隧道工程建设(gōngchéngjiànshè)完成又一重要节点。 这是“山东(shāndōng)制造”的又一次“闷声逆袭”。在创新浪潮奔涌、数智变革重塑全球产业格局的今天,山东这个拥有雄厚(xiónghòu)工业底蕴的经济大省,正以澎湃的活力、前瞻的布局和(hé)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,加速驶向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(fāzhǎn)的新征程。 “山东制造”为什么总是能“出圈(quān)”? 政策引领,软支撑赋能,构建现代化产业(chǎnyè)体系。 山东海陆兼备,作为全国(quánguó)唯一一个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的制造业大省,制造业是山东经济的根基,也是培育(péiyù)发展新质生产力(shēngchǎnlì)、赢得未来竞争优势的关键。 产业(chǎnyè)发展,政策先行。2024年9月,《山东省先进制造业促进条例》正式颁布实施,为推进新型工业化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(le)法定依据(yījù)。全省上下协同发力,全力推动制造业扩量提质增效。 以新能源汽车产业(qìchēchǎnyè)为例。2022年(nián),山东率先出台充电设施向县域延伸规划,2024年再(zài)推基础设施“提速提效”等十大行动,明确公共充电站乡镇全覆盖、加氢设施与智能网联试点(shìdiǎn)建设目标。今年1月,山东印发《关于工业稳产(wěnchǎn)优供助力提振消费的行动计划》,分三个层次提出包括加快推动汽车行业改造提升(tíshēng)在内等12条政策措施,力争实现2025年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力争达到100万辆左右。这些系统化政策布局,成功筑起支撑(zhīchēng)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“四梁(sìliáng)八柱”。 山东(shāndōng)高度重视工业经济高质量(gāozhìliàng)发展,将其作为(wèi)“头号工程”作出部署、聚力推进。目前,全省各级助企帮扶力度大、举措多。在国际局势动荡的(de)背景下,针对企业(qǐyè)出口预期转弱等现实困难,优化提升服务能级,按照企业发展阶段、规模大小、对行业发展影响等分层分类,固化为省级层面的工作制度,为山东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方面的软(ruǎn)支撑。 创新驱动(qūdòng),硬实力托底,打造核心竞争力。 创新是(shì)制造业发展的第一动力。山东高度重视制造业创新,通过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(hé)重大技术装备(jìshùzhuāngbèi)攻关,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。 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,山东(shāndōng)(shāndōng)技术创新成果显著。潍柴动力发布了全球首款热效率突破53%的商业化柴油机,中车四方研制出时速600公里的高速(gāosù)磁浮列车,山东重工发布的氢(qīng)内燃机重卡实现零碳排放(páifàng)。手握“硬核科技”底牌,山东正在彰显由“制造”到“智造”的硬实力。 同时,山东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(fāzhǎn)生态,培育专精特新、单项冠军、科技领军等优质企业,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(jíqún),为山东制造业高质量(gāozhìliàng)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。 从全球(quánqiú)首台氢内燃机重卡到打破国外垄断的(de)CVT拖拉机,从“墨子号”量子卫星到C919大飞机的“山东芯”,把人们传统印象中的以“大个头”著称工业大省(dàshěng)的标签升级为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特色鲜明的智造强省。山东,正以“硬核科技+绿色动能”的组合拳,掀起一场装备制造的静默(jìngmò)革命(gémìng)。 集群发展(fāzhǎn),全产业跃迁,形成规模效应。 产业集群(jíqún)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(zhòngyào)载体。山东已培育(péiyù)6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、20个省级集群,其中3个集群入选2024年国家级竞赛胜出名单,数量居全国前列。 近年来,山东扎实抓好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,制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规划和政策,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道路上成果(chéngguǒ)不断:全球运力最强固体火箭“引力一号”点火(diǎnhuǒ)升空;潍柴柴油机热效率第四次刷新世界纪录;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生产装置“海葵一号”交付运营;12英寸碳化硅(tànhuàguī)衬底、超大尺寸铌酸锂晶体(jīngtǐ)全球首发;“耕海1号”成为全国首个(shǒugè)智能化大型生态海洋牧场(mùchǎng)综合体平台…… 作为经济与开放大省,山东(shāndōng)积极服务和融入国家开放大局,全方位(quánfāngwèi)呈现“山东制造”的新亮点与新趋势。 比如,烟台壹通无人机系统有限公司完全自主研发的大型无人运输机TP1000成功首飞,标志(biāozhì)着(zhe)我国在高端无人航空(hángkōng)装备领域实现又(yòu)一重大突破,为全球航空货运智能化升级注入(zhùrù)“中国方案”;还如,山东新能船业有限公司为法国达飞(dáfēi)海运集团建造的182TEU纯电动力内河集装箱运输船正式开工,不仅是我国纯电动力内河集装箱船的首次出海,更是“山东制造”向全球产业链高端跃迁的象征。 从“制造”到“智造”,从“拔尖(bájiān)”到“顶尖”,山东正以(zhèngyǐ)创新为引领,数智为驱动,产业为链条,以强劲的发展活力和发展潜力,让山东制造业在中国舞台、全球舞台继续闪耀。(文/李振华(zhènhuá))
灼言丨“山东制造”,何以能?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